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走进小林镇,领略铜丝画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大合照 吴佳音摄)
2025年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铜梁龙韵,红色薪火”实践团一行奔赴小林镇,开展“走进小林镇,领略铜丝画魅力”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当地铜丝画工作室,在参观、聆听、实践与再探索中,近距离触摸这项传统工艺的温度,以青春行动助力民间技艺的传承与推广。
当天上午,实践团抵达小林镇铜丝画工作室。推开工作室大门,琳琅满目的铜丝画作品即刻占据了所有人的视线。悬挂于墙面的大型作品气势恢宏,铜丝勾勒的线条在光影下流转着金属特有的温润光泽,搭配或浓或淡的色彩填充,将山水、花鸟、民俗等元素展现得栩栩如生。陈列于展柜的小型摆件则精致灵动,细微处的铜丝转折利落分明,色彩过渡自然和谐。成员们的目光在作品间流转,不时俯身观察细节,轻声交流着对图案寓意与工艺技法的猜想,初步感受到这项技艺“刚柔并济”的独特气质,金属的硬朗与色彩的柔和在此处完美交融。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铜丝画作品 吴佳音摄)
参观结束后,工作室老师在创作区为同学们讲解铜丝画的历史与制作技艺。老师介绍,铜丝画源于民间金属工艺与绘画艺术的结合,经匠人改良,既保留传统底蕴,又融入当代审美,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载体。随后,老师结合实物演示了制作流程:绘图构思、用镊子掐出铜丝轮廓、调配颜料上色、装裱定型,每一步都考验耐心与巧思。掐丝需上千次练习才能线条流畅,上色则依赖长期打磨的色彩感知力。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匠心”有了更深理解。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工艺背后的“匠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倾听老师讲解关于铜丝画历史 吴佳音摄)
(图为团队成员动手实践 吴佳音摄)
理论讲解后,成员分组制作小型铜丝画。老师巡回指导:见成员反复调整致指尖发红,便握其手腕示范巧力弯折;对固定接点失当者,演示镊子轻夹缠绕技巧。成员们渐入佳境,动作从生涩变协调。大家领悟到老师“巧劲”中藏着传统手工艺“慢工出细活”的耐心与匠心。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工作室外部展示区 唐欣悦摄)
最后,老师带同学们到工作室外部展示区。这里的作品更注重与自然环境呼应:藤蔓架下的花鸟作品,铜丝花枝与真实藤蔓相映,金属硬朗与植物柔美形成奇妙碰撞;石墙上的民俗系列,金属光泽在日光下流转,画中场景与乡土景致交融,仿佛将艺术拉进生活实景。
此次活动从静态参观到动态实践,再到结合场景的深度赏析,让大家对铜丝画的理解从“认知”走向“认同”。接下来,实践团将梳理活动中的影像记录与感悟,通过校园宣传、线上分享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小林镇铜丝画的故事。我们将以青春力量为纽带,让铜丝画在传承创新中延续,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筑牢文化自信根基。通讯员:李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