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托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文化展示、实景演艺、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在文旅融合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此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文旅景区的运营模式,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旅游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文化素养。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自足自强队成员于2025年6月28日来到了河南省开封市万岁山进行参观和学习。
图为团队成员在观看学习印刷术与佛教的关系
6月28日的上午九点,团队到达了河南省开封市万岁山,在这里成员们学习到了丰富的文旅知识,也见证了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进景区的文化展览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与印刷术相关的展览。“印刷术与佛教”几个大字赫然在目,瞬间勾起了团队成员强烈的好奇心。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凑近展板,专注地观看着上面的内容。展板上,详细介绍了印刷术从诞生之初到不断发展演变的历程,以及它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古老的印刷品图片和深入浅出的文字说明,团队成员了解到,在古代,印刷术的出现让佛经得以大量复制和广泛流传,极大地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旁边的展柜里,陈列着古朴的印刷器具和珍贵的印刷样本,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团队成员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仅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观看兰亭序
移步前行,在木质展架陈列的传统工艺品区域,团队成员一位成员被一幅书法作品深深吸引,情不自禁蹲下身子,细细端详。这正是闻名遐迩的《兰亭序》。这幅作品字体飘逸灵动,笔画粗细变化自然,尽显东晋书法的神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熟悉的字句仿佛将我带回永和九年的暮春之初,兰亭溪边,群贤毕至,曲水流觞,王羲之趁着酒兴挥毫泼墨,写下这千古第一行书。周围展柜中,精美的刺绣、雅致的香囊等传统工艺品相映成趣。刺绣作品针法细腻,花鸟栩栩如生;香囊造型精巧,散发着幽幽药香。它们与《兰亭序》一同,展现出传统手工艺与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让团队成员对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精湛技艺敬佩不已。
图为团队成员在学习民国时期婚俗文化的发展
继续前行,一面展示民国时期婚书的展墙吸引了团队成员的注意。红色的背景上,一幅幅婚书整齐排列,如同历史的窗口,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婚姻观念与社会风貌。婚书图案精美,有的绘着龙凤呈祥,有的描着鸳鸯戏水,充满了对婚姻美满的祝福。文字内容丰富,不仅有双方姓名、籍贯等基本信息,还有富有诗意的祝词。团队成员一边观看,一边交流讨论,了解到民国时期婚书风格多样,既有对传统婚俗的延续,又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见证了时代变革中婚姻文化的演变。
这次开封万岁山之行,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从印刷术展览感受知识传播的力量,在《兰亭序》书法作品前领略笔墨神韵,于民国婚俗展墙探究婚姻文化变迁,每一个瞬间都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记。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队成员有责任传承和弘扬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让历史的脉络在岁月长河中绵延不绝。
上一篇 实践于万岁山,感悟文旅魅力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