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是地域历史的鲜活载体,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民俗底蕴深厚。万岁山以宋文化为主题,汇聚民俗展演、传统技艺等内容,为大学生接触、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优质场景。可以让团队成员大学生走出书本,亲身体验、调研开封民俗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通过观察、访谈、参与,挖掘民俗文化传承现状与问题,思考创新传承路径;还可以在团队协作中锻炼沟通、调研、分析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与实践素养,以青春力量助力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自足自强队成员于2025年6月29日来到了河南省开封市万岁山进行参观和学习。
图为团队成员在观看学习手绘图
6月29日上午十点,团队成员到达了河南省开封市万岁山,初入万岁山,浓郁的宋风便扑面而来。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仿宋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似在无声诉说千年前汴京的繁华。团队成员先是被一处民俗文化展馆吸引,脚步不自觉迈进,由此开启深度文化探索。展馆内,陈列着诸多承载岁月记忆的物件。第一幅映入眼帘的手绘图,线条古朴,内容丰富,像是民俗生活场景的生动定格。我与同行成员停下细观,图中人物形态各异,或劳作或嬉戏,街巷市井气息满溢。团队成员指着画面细节交流,从传统服饰的款式,猜测当时的审美风尚;从街边摊位的陈设,推演往昔的商业生态。这一纸手绘,宛如时光隧道的入口,将千年前的生活片段打捞,让我真切触摸到历史的纹理,明白民俗文化是扎根于日常的鲜活存在。
图为团队成员仔细观看古旧器物
移步至古旧器物展区,那些历经沧桑的物件静静陈列,却有着穿透时光的力量。雕花的木版、古朴的器具,纹理里藏着匠人的心血。我蹲下身子,贴近玻璃展柜,凝视着木版上的精美纹样,繁复却不失章法,似能看见古时工匠手持刻刀,专注雕琢的模样。这些器物,是民俗传承的实物载体,它们见证过无数个平凡或热闹的日子,承载着手艺的温度与文化的基因。我在心底感叹,民俗文化从未远离,就藏在这些看似陈旧却满是故事的物件里,等待后人聆听、传承 。
图为团队成员在观看汴绣工艺
继续前行,玻璃展柜里,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有序陈列,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色彩斑斓的汴绣,一针一线都细腻入微,花鸟虫鱼、山川景致在绣娘们的巧手下跃然布上,仿佛拥有了生命。凑近细细端详,针法的丰富多样令人惊叹,平针、滚针、打籽针 ,不同针法交织出层次丰富的画面,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汴绣这一传统技艺的精妙绝伦。
这次开封万岁山的学习体验之旅,让团队成员收获颇丰。团队成员不仅领略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它让团队成员明白,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团队成员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些古老而又璀璨的文化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光芒。同时,团队成员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万岁山,走进民俗文化的世界,去感受它的魅力,去传承它的精神。
上一篇 红色铸辉煌,薪火传后人
下一篇 沉浸万岁山,解锁文旅实践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