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赵曦)为提升居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主动性,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赵曦于2025年7月6日前往汝河上游开展实地考察。旨在为后续环保教育和政策建议提供第一手资料,进一步推动居民参与生态保护实践,促进汝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图为赵曦在汝河上游调查河流状况
我通过对上游的河流状况进行系统化观察与详细分析,明显发现汝河上游的水质与中、下游相比更为清澈透亮。我还细致记录了河床底质的组成,发现主要为细沙和砾石,无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沉积迹象。在观察点附近,我留意到水生昆虫如蜉蝣和石蝇幼虫活跃,岸边还栖息着白鹭等水鸟,这些生物多样性指标印证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通过对比历史数据,我确认上游水质改善趋势持续,年均污染负荷下降超过30%,这归功于河长制的日常监督和生态缓冲带的建设。我将这些发现系统整理成报告,为后续溯源分析提供了可靠基础。
图为赵曦与附近居民了解汝河状况
通过与附近居民的交谈,我对汝河上游的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与工厂污水排放等相关问题有了一定了解。部分社区配套建设了小型污水处理站,有效减少直排现象;此外,我进一步获悉,沿岸社区的环保志愿活动日益活跃,例如定期组织河流清洁日,居民自发参与清理河岸垃圾;同时,一些学校将汝河生态保护纳入课程实践,引导学生参与水质监测和湿地养护。我还观察到,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污水回用,显著降低了资源消耗;而居民普遍反映,水质改善后,渔业资源恢复带动了当地经济收益,更多人开始重视生态旅游开发。这些积极变化不仅强化了社区凝聚力,也为后续制定精准治理策略提供了宝贵参考。
图为赵曦检测汝河上游水质情况
沿着河流前行,我在一处河段用矿泉水瓶改装的采样瓶对河水进行了取样以便后续的检测。出乎意料的是取样位置虽然堆积着部分塑料废弃物,但试纸呈现稳定的7.1,说明水质状况是符合标准的。我仔细环顾四周,发现水面之下确有水草摇曳,甚至能瞥见几尾小鱼穿梭其间,这种直观的生命迹象无疑是个好兆头。这初步结果让我稍感宽慰,特别是联想到上游社区日益活跃的志愿清洁行动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改善,或许这些努力正在逐步显现成效。我决定将这份水样小心收好,带回与之前在不同河段采集的其他样本一同送往具备专业设备的实验室进行更全面的污染物指标分析。
这次对汝河上游的水质调查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一条健康河流的来之不易。我发现汝河上游水质整体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沿岸村民的环保意识明显提升,生活垃圾规范处理,河长制等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这次实践不仅让我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更让我明白环境保护贵在坚持,需要制度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双重保障。
上一篇 探寻智慧农业路,青春赋能乡村兴
下一篇 守护种质资源,薪火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