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基层了解民生需求,推动惠民政策的精准落地,保障居民公共生活安全,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许韩之行,筑梦之旅”团队于2025年7月6日,前往许韩居民生活区域,聚焦于社会救助政策普及与公共设施安全维护问题,开展了一场富有实效的“察民情、解民忧、护民安”主题实践活动。
清晨,团队成员便集结在社区宣传栏前。在公告栏上,团队成员了解到社会救助政策的相关内容,救助的落实情况以及监督程序等。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在队员们专注的脸庞和手中的笔记本上。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社会救助相关政策的公告栏
为了将政策“普通话”精准转化为居民“家常话”,队员们提前做足了功课。团队成员围拢在公告栏前,手指划过一行行文字,低声讨论着“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关键条款的具体内涵、申请条件与办理流程。
遇到理解难点时,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剖析解读,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吃透政策精髓。这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是在为后续与居民“零距离”沟通铺设理解的基石——让政策的阳光,能真正穿透文字的屏障,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心。带着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初步理解,团队转向居民日常生活的社区健身角。色彩鲜艳的健身器材是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其安全性不容忽视。
图为团队成员检查居民区健身器材
队员们化身“安全卫士”,分组对每一件器材展开“体检”。他们俯身细致检查器材的稳固性:双手用力摇晃漫步机的支架,测试底座是否松动;蹲下身,用目光和手指探查太极揉推器的轴承是否顺滑、有无异常磨损;仔细检查上肢牵引器的链条是否锈蚀、连接点是否牢靠。对于螺丝是否缺失、器械表面油漆是否剥落可能造成划伤、橡胶把手是否老化开裂等细节,都一一记录在案。
检查过程中,成员们发现漫步机一处固定螺栓松动、扭腰器转盘轴承润滑不足导致转动干涩、以及单杠一处焊接点存在细微裂痕等三处隐患。队员们立即在问题器材上粘贴醒目的“待检修”标识,并详细记录具体问题及精确位置,形成清晰的《公共健身器材安全隐患排查清单》。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政策解读与隐患排查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居民。在公告栏旁、在健身区域,队员们主动与前来活动或路过的居民攀谈。他们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刚才学透的政策和看到的社区实况,用最朴实的语言,耐心询问居民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他们可能适用的救助政策。
同时,对于健身器材的检查结果,队员们也及时向居民反馈,提醒大家暂时避开待修器材,并讲解日常使用器材的注意事项。真诚的交流,耐心的解答,让政策条文变得可感可知,让安全提醒变得入脑入心。
此次“暖心助民”之行,是书本知识对接大地脉搏的生动实践。在公告栏前的字斟句酌,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政策背后沉甸甸的民生分量;在健身器材边的俯身叩问,使大家切身感受到安全守护在于毫厘之察的责任担当。当社会救助的政策暖流通过真诚沟通注入居民心田,当锈蚀松动的隐患在细致排查中被及时标注,青春的价值便在服务人民、扎根基层的实践中熠熠生辉。
下一篇 青衿探源,哲润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