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了解蜂场在实际运营中的困境,更好帮助蜂农解决现实问题,2025年7月5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蜂产蜜秘来到新乡市辉县龙王庙村山楂园蜂场进行实践调研,从而制定优化支持养蜂业发展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清晨五点,天际泛起鱼肚白,露水还挂在蜂场的草叶尖上,团队成员已经齐刷刷地在蜜蜂场集合。今天是新的工作日,成员们都带着饱满的热情,准备迎接与蜜蜂相伴、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一切准备就绪后,第一项任务便是巡查蜂箱。蜂箱整齐排列在开阔的草地上,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木质的暖光。成员们分成小组,手持专业的养蜂工具,轻手轻脚地靠近蜂箱。打开箱盖时,动作必须缓慢而轻柔,避免惊扰到箱内的蜜蜂。嗡嗡的蜂鸣声瞬间萦绕耳畔,眼前是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的蜜蜂,它们穿梭在巢脾之间,忙碌地进行着采蜜、酿蜜、抚育幼虫等工作。
成员们仔细观察蜜蜂的状态,查看巢脾上蜂蜜的储存情况、蜂王是否健在、幼虫的发育是否正常。若发现有异常,比如巢脾上出现病虫害的迹象,或是蜂群数量异常减少,便会及时记录下来,并迅速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不仅需要耐心,更要求成员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养蜂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巡视蜂箱
巡查完蜂箱,气温也逐渐升高。此时,部分团队成员开始准备蜂群的饲料。李师傅说蜜蜂在外界蜜源不足时,需要人工喂养来维持生存和繁衍。部分成员则负责清理蜂场的杂物,修剪周边过于茂密的树枝,保持蜂场的整洁和通风,为蜜蜂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现场虽然忙碌,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临近中午,气温达到了一天中的最高点,蜜蜂也逐渐减少了外出活动。趁着这个间隙,我们抓紧时间对蜂巢进行维护和修理。我们使用木工工具,仔细地修补蜂巢,更换损坏的巢框,重新涂刷防护漆。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午后,稍作休息,补充体力后,成员们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此时,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成员们和李师傅一起去调配蜂蜜,将优质白糖与纯净水按2:1的比例熬制,冷却后加入维生素,然后又慢慢熬制,最后进行取蜜。
取蜜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又迅速分工,对蜂蜜进行初步的过滤和分装。使用细密的滤网,将蜂蜜中的杂质、蜂蜡等过滤掉,然后按照不同的规格,将纯净的蜂蜜装入瓶中,贴上标签,注明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严格遵守卫生标准,确保每一瓶蜂蜜都符合质量要求。
图为李师傅为大家演示装蜜过程
忙碌了一整天的团队成员,再次对蜂箱进行最后的细致巡查,确保蜂群一切安好,没有遗漏任何工作。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离开蜂场时,回望那整齐排列的蜂箱和漫天飞舞的蜜蜂,心中充满了充实感与自豪感。在蜜蜂场度过的这一天,尽管辛劳,但团队成员紧密配合,共同完成了一项项任务,见证了蜜蜂勤劳的成果,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劳动果实。
图为工作完后团队成员和李师傅交流蜂蜜
今天在新乡市辉县市龙王庙村山楂园蜂场的研学之旅,使成员们对蜜蜂种群的社会结构有了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尽管蜜蜂体型微小,却构建出了一个精巧、高效且充满智慧的社会体系。它们在分工协作、沟通交流以及为群体利益无私奉献方面的表现,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成员们将携此次研学的宝贵收获,继续探寻自然界的奥秘,并期望将蜜蜂社会的智慧融入团队协作和生活实践,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一篇 实习终落幕,所得伴前行